位在慶尚北道淸道郡雲門面虎踞山的寺院,由神僧創建於西元560年(新羅眞興王21年),其後歷經多次重修,才呈現今日的面貌。寺內有觀音殿、金堂、大雄寶殿、萬歲樓、七星閣等建築,還有被指定為天然紀念物的松樹與金堂前石燈等7件寶物,歷史相當悠久。寺院周圍有邪離庵、內院庵、北臺庵、清神庵、文殊禪院共五座佛庵與茂密的松樹、杉松林,使寺院的景觀顯得更加美麗。這裡也因是傳下世俗五戒的圓光法師與寫下《三國遺事》的一然師父曾長期寄居的道場而聞名。此外,1950年代設立的比丘尼講院,於1987年改名為雲門僧伽大學,成為僧侶教育兼經典研究機關,為韓國佛教培育了眾多修道僧。